鉴赏:
《十五从军征》是一首反映封建社会兵役制度不合理的汉代乐府民歌,描绘了一位少年从军后65年归来时家破人亡的情景,反映了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带来的苦难。此诗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
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描述主人公的经历和思想感受,抨击了封建兵役制度对普通人的摧残和伤害。主人公经历长期的征战生活后,终于回到家乡,但惨遭家破人亡之灾,令人心酸。主人公的遭遇反映出封建社会兵役制度的残酷和不人道,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对战争和暴力的憎恶,以及对普通劳动人民命运的关怀和关注。
此外,这首诗还展现了作者的才华和意境,其用词简练、意境深远、表达真挚。诗中的“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等生动的描写,不仅表现出战争对人类生活环境的破坏,也表现出人民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和珍视。而主人公追问家人的情节,则是诗歌情感高潮和结尾的巧妙转折,使读者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主人公的孤独和无助。
总之,《十五从军征》作为一篇民歌,具有鲜明的反映社会现实的特点,展现了作者对封建军阀压迫下人民的悲苦生活的深刻认识和批判态度。同时,其艺术价值也不容忽视。这首诗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后人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诗文: 十五从军行,八十始得归。(从军行一作:征)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